(九)自控数学篇:傅利叶变换

国内自控教材大都缺失了一部分内容,即傅利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控制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一般会穿插在自控外的其它课程中讲解,比如高数、信号分析、电路分析中。所以上课的时候老师们大都默认同学们理解这部分内容,这就导致了教与学之间的脱节。

本篇是对系列文章六“为什么自控中需要卷积和拉普拉斯变换”的补充,也是自控数学篇的第一篇文章,通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帮助大家从控制角度从感性认识傅利叶变换。

1)什么是变换?
2)为什么一个信号即能用时域信号表示,又能用频域信号表示?
3)怎样完成变换?
4)与控制的关系是什么?

傅利叶变换及其逆变换公式

首先给一个提纲挈领的结论:傅利叶变换在控制中的作用是,将时间信号转化成频率信号;逆变换的作用是将频率信号转化成时间信号。

下面进入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变换(Transform)?

变换是一种将信号在不同域之间映射的方法。对于傅利叶变换来说,一个是时间域,一个是频率域。不管在哪种域,究其根本,它们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对象。

举个例子。白宫的地理位置,可以用街道名表示:1600 Pennsylvania Ave;也可以用GPS表示:(38.9,-77.0),不管是什么表达方式,这都表示白宫的具体地址。因此对于傅利叶变换来说,变换前与变换后都是用来表示某信号,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信号即能用时域信号表示,又能用频域信号表示?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理论是傅利叶级数(注意,不是傅利叶变换)。这个在文章四“看世界的视角2:频域”中有具体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如果想从更理论的层面理解傅利叶级数的推导过程,可以移步这里:

下面进一步分析下,用正弦函数作为基础波形的好处。视频中的解释比较模糊,说“更容易处理”。但更本质的原因,从数学上解释,因为正弦函数具备正交性(划重点,这也是傅利叶变换公式成立的前提),更适合作为基底。其次是表示起来更方便,正弦信号线性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后,信号形状不会变化,仍然是正弦,仅有幅值和相位两个量发生变化。所以用幅值相位,再配合频率,就能完美地刻画信号及其变化了。

第三个问题,怎样完成变换(感性理解公式在干啥)?

正变换:由时域量得到频域量。频域的正弦信号本质是时域量的基底(线性代数概念),即任意信号都可以由这些正弦量线性表示。正变换的过程就是求基底前面系数的过程。

将时域信号(所有基)与频率为w0的正弦信号积分,由于三角函数的正交特性,非w0的信号都无法与之配对成功(正交特性使之积分后为0),这样就只有和频率w0相关的量保留了下来。而这,刚好是我们想要的!

逆变换:由频域量得到时域量。逆变换更容易理解,将各个频率的正弦信号相加就得到时域量。sigma求和时如果任意频率的量都有,sigma求和就升级成了积分。

第四个问题,与控制的关系是什么?

原因其实在第二个问题中已经给出:控制中大都使用频域信号来分析系统,它使用起来更方便。正弦信号线性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后,信号形状不会变化,仍然是正弦,仅有幅值和相位两个量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会记录下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作用效果(即系统的传递函数,文章(七)有介绍),这样任意给一个输入,我们就能完美预测输出。后续控制器设计,以及系统稳定性分析就都顺理成章了。

注:文中图片来自油管博主Brian Douglas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