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直流电机的换向和换向极

2.3.1换向时的电流行为

恒定的转矩要求时不变的恒定电枢磁动势(电枢电流)垂直于励磁磁场。而换向器会把线圈电流以电枢频率对正相位地换极,它还会快速闭合那些在无场极缺口的导体回路到电刷上。

如图所示,以 [公式] 速度运动的电刷从换向片1经过时,支路电流 [公式] 先沿顺时针方向进入线圈,此时导体电流 [公式] > 0;紧接着电刷移动到换向片1和2中间,正好同时接通,那么相当于此时换向片1和2上地线圈环被断路了,[公式] ;电刷继续移动,完全覆盖换向片2,支路电流流入导体线圈,[公式] < 0。整个过程中线圈电流由正过零再转负,实现了换向。而其实各个线圈环都串联着,所以一开始流入换向片1地电流会从另一侧另一个接触电刷流出,而之后从换向片2流入的电流也是从另一个此时恰好接触的电刷流出。在换向时间以外的电枢线圈电流会受外部电路影响,而流经电刷的电流在换向时是不改变方向大小的。

图4.1 换向过程

可知电枢线圈中电流在换向前 [公式] ,换向之后为 [公式] ,所以换向时电流变化量为 [公式] 。而换向过程的线圈电流变化只跟电刷电阻和线圈电感有关。

图4.2 换向(Kommutierung)过程的线圈电流变化

所以有电刷宽度 [公式] ,电枢换向器直径 [公式] ,电刷数量 [公式]

(4.1) [公式]

换向器圆柱外围的线速度 [公式] ,转子转速,即转数 [公式]

(4.2) [公式]

换向时间 [公式]

(4.3) [公式]

在很高的转数下, [公式] 甚至可以小于等1ms。

考虑换向过程中的电阻切换,电刷相对换向器有运动速度 [公式] ,和换向器的接触宽度是时变的。把原来换向片1部分接触宽度记作 [公式] ,有电阻 [公式] ,后来接触换向片2的宽度记作 [公式] 有电阻 [公式] ,那么

(4.4) [公式]

(4.5) [公式]

图4.3 换向时电阻与宽度线性关系

此时在电刷上电流[公式] 有两部分

(4.6) [公式]

(4.7) [公式]

(4.8) [公式]

(4.9) [公式]

此时电阻和宽度有关,有以下关系

(4.10) [公式]

代入 [公式] 

(4.11) [公式]

可见在 [公式] 内,换向时电流行为符合一次函数。这恰好是图4.2中阴影区的电流变化。

图4.4 换向时导体电流得变化

然而在极短的换向时间内,电流的剧烈突变令线圈的自感现象无法忽视。电流变化会产生电流换向电压[?](Stromwendespannung)

(4.12) [公式]

线性电流变化会得出 [公式] ,其中 [公式] 和内生转矩大小有关,可见,当负载变大,转数变大的时候,电流换向电压也随之增大。因为楞次定理,电流换向电压会反抗自己的产生,这意味着换向的过程会被延迟,这会导致在换向终点更陡峭的电流曲线。

图4.5 电流换向电压延迟换向的影响

换向终点的极高电流换向电压积蓄了电磁能,会在电刷边沿处击穿空气,产生电火花,电弧,即所谓的电刷打火,这会对换向器和电刷带来更多的磨损。

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尽量获得线性的换向电流曲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对电流换向电压补偿,比如在更大的电机里会装入所谓的换向极(Wendepole)。换向极会被装在换向区(中性区),换向绕组回合电枢绕组串联起来。

图4.6 换向场上出现了电枢反向磁动势

2.3.2换向极

图4.7 直流电机换向极实物1(蓝圈处)

图4.8 直流电机换向极实物2(蓝圈处)

换向极在横轴产生了换向磁场,正好电枢电流会在极缺口产生电枢横向磁动势 [公式] (电枢反应),但正好与换向场反向。这些电枢反向的磁场可以通过补偿极的补偿磁动势部分抵消。对于未饱和的换向极使用安倍环路定理, [公式] 是换向极磁场强度, [公式] 是换向极气隙宽度,换向极磁动势 [公式] ,换向极匝数[公式] ,则有

(4.13) [公式]

电枢反磁动势 [公式]  [公式] 为比例系数,那么换向极下的气隙磁场有

(4.14) [公式]

一个 [公式] 匝线圈上换极磁场的感应电压为

(4.15) [公式]

代入式(4.14)则有

(4.16) [公式]

显然换向极感应电压也和电枢电流大小以及转数成正比。通过合理布置换向极线圈就可以产生这样的感应电压,来补偿电流换向电压并且把极缺口处的电枢反向磁动势抵消。理想情况下

(4.17) [公式]

那么就会达到平衡。整个换向电路上消去感性部分,只剩下纯阻性的换向。

现实中这个换向极补偿电压可能不仅抵消了换向电压,还会多出来额外电压, [公式] >0,导致"过换向"(Überkommutierung),表现为换向过快,电流变化过于平缓;抑或是补偿不够, [公式] <0,出现所谓的"欠换向"(Unterkommutierung),表现为换向过慢,电流变化过于剧烈。

图4.9 过换向和欠换向

2.3.3小结

综上所述,换向过程中线圈电流方向大小会周期性交替变化,变化过程中会感应出阻碍并催生延时的电流换向电压,换向电压大小和转子转数以及电枢电流强度有关,如果换向电压过大,积蓄电磁能致使击穿放电伤害换向器。引入换向极绕组,反向补偿换向电压,还可以遏制电枢反应,合适的换向补偿可以控制电枢线圈换向过程保持纯阻性,而非感性或是容性。

下一章将继续介绍电枢反应对直流电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