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物理交互行为/场景描述及其控制性能

        协作机器人是设计用来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机器人。它们通常具有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以协助人类完成任务。物理交互涉及机器人与物体或人类之间的实际物理接触和合作。这包括共同搬运、装配、传递物体等任务。协作机器人的物理交互行为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和任务完成质量,通常需要高度精确的力控制、位置控制和感知技术。

What Are the Best Collaborative Robots?

物理交互行为和交互场景是机器人与物体、环境或人类之间的实际互动和合作,涉及到机器人的物理动作和环境互动。

物理交互行为: 物理交互行为是指机器人采取一系列物理动作来与外部环境或对象互动。这些动作可以包括抓取、推动、拉动、举起、放置、移动、旋转等。物理交互行为通常涉及力的施加、位置控制和力矩控制,以实现特定的任务或目标。这些行为需要机器人具备适当的感知、控制和执行能力,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abb-yumi-collaborative-robot

交互场景: 交互场景是指机器人物理交互行为发生的特定环境或情境。这些场景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和目标的需求而变化,涵盖了多种领域。交互场景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 应用领域:交互场景可以涵盖制造业、医疗保健、农业、服务业、教育、娱乐等不同领域。
  • 任务类型:交互场景可以包括装配、搬运、服务、协作、医疗治疗、娱乐、教育等各种任务。
  • 环境条件:交互场景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室内、室外、受控环境、危险环境等。
  • 参与者:交互场景可以涉及机器人与人类、其他机器人、物体或动物之间的互动。

UR10 collaborative robot: Buy or Lease at Top3DShop

内涵和外延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异。例如,一个交互场景可能是医疗机器人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而另一个场景可能是机器人在制造线上执行装配任务。物理交互行为的具体行为将取决于场景和任务的需求,例如抓取手术工具、精确操控手术刀,或者装配零部件。

4 Types of Collaborative Robots | A3 Blog | automate.org

机器人物理交互行为是指机器人与物体、环境或人类之间进行实际的物理互动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目标来实现。

  1. 抓取和搬运

    • 交互场景:制造业、物流和仓储、机器人装配线。
    • 交互行为:机器人使用夹爪、末端工具或手臂来抓取、搬运和放置物体,例如零件、箱子或产品。
    • Twin Bipedal 'Digit' Robots Do a Happy Dance After Finishing a ...
  2. 物品传递

    • 交互场景:医院、餐厅、办公场所。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传递物品,如药物、食物、文件或餐具。
  3. 装配和制造

    • 交互场景:制造业、工厂、生产线。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装配零部件、焊接、精确定位和制造产品。
    • Cobot, Force Limited Robot, Collaborative Robot, What's the Deal?
  4. 协作和合作

    • 交互场景:协作机器人、医疗保健、团队协作。
    • 交互行为:机器人与人类协作完成任务,例如一同搬运物体、执行手术、或共同解决问题。
  5. 物理互动教育

    • 交互场景:教育、培训、儿童教育。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教授学生物理学、编程、科学实验或编程技能。
  6. 陪伴和社交

    • 交互场景:护理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娱乐。
    • 交互行为:机器人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提供陪伴、交谈、娱乐和社交互动。
  7. 医疗保健和康复

    • 交互场景:康复中心、医院、远程医疗。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远程医疗和医疗监测。
  8. 清洁和维护

    • 交互场景:家庭自动化、清洁服务、建筑维护。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清扫、拖地、清洁、维修和巡检。
  9. 安全监控

    • 交互场景:安全监控、军事应用、灾害应对。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巡逻、监控、搜索和救援,以降低危险。
  10. 体育和娱乐

    • 交互场景:体育、娱乐、游戏。
    • 交互行为:机器人用于进行体育比赛、游戏、音乐演奏、绘画或其他娱乐表演。

         对于物理人机交互实验方面:

1. 定义实验目标: 首先,明确定义实验的目标。确定您要研究或评估的特定机器人物理交互行为和交互场景,以及您希望实验中实现的结果。

2. 选择机器人和硬件: 根据实验目标,选择适合的机器人平台和硬件设备。这可能包括机器人臂、末端执行器(如夹爪、工具、传感器)、控制系统、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3. 编程和控制: 根据实验目标,编写或配置机器人的控制程序,以执行所需的物理交互行为。这可能需要使用编程语言、机器人操作系统和控制软件。

4. 准备实验环境: 为实验设置适当的环境。这包括安排实验台、安装机器人和传感器,确保电源供应和通信连接。

5. 设计交互场景: 设计具体的交互场景,包括物体、工具、任务和机器人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方式。确保场景能够满足您的研究或评估需求。

6. 安全性考虑: 考虑实验的安全性,特别是当涉及机器人的物理交互时。确保机器人的动作不会对参与者或设备造成伤害。

7. 数据采集: 设置数据采集系统,以记录实验期间的关键信息。这可能包括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力、扭矩,以及任何与实验相关的传感器数据。

8. 运行实验: 进行实验,让机器人执行物理交互行为,并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确保按照实验设计和计划来执行。

9. 数据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机器人的性能,以及交互场景的有效性。这可能涉及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

Cooperative robot | Six-axis robot | Seven Axis Robot Company | Robot ...

      机器人交互控制研究的背景:

  1. 人机协作: 与传统的机器人分开工作的趋势相比,机器人越来越多地与人类一起共事。物理交互控制研究对于实现人机协作任务非常关键,例如共同搬运、医疗手术和服务领域。

  2. 医疗保健: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远程医疗。物理交互控制研究可以改善机器人在这些应用中的性能,减少风险。

  3. 物流和仓储: 物理交互控制对于机器人在物流、仓储和物流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机器人需要与各种物体互动,包括包裹、货物和货架。

那么研究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效率: 物理交互控制研究可以帮助机器人执行物理任务时提高效率。这对制造业和工业应用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

  2. 增强安全性: 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力和位置,可以减少机器人与物体、人体或环境之间的碰撞和伤害风险,从而提高安全性。

  3. 拓展应用领域: 物理交互控制的研究使机器人能够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包括医疗保健、服务行业、清洁和维护等。

  4. 人机协作: 通过研究机器人的物理交互能力,可以实现更多的人机协作任务,如协同搬运、共同装配和手术。

  5. 创新和研发: 物理交互控制的研究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未来的自动化和机器人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机器人的物理交互性能指的是机器人在与物体、环境或人类之间进行实际物理互动时的表现和能力。性能评估的目标是量化和评估机器人在特定物理交互任务中的效率、精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用于评估机器人物理交互性能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1. 力控制性能:

  • 力度调整能力: 评估机器人的能力,根据需要调整施加的力的大小,以避免对物体或人体造成损害。
  • 力矩控制精度: 评估机器人在施加扭矩或力矩时的精度和稳定性。

2. 位置控制性能:

  • 位置精确度: 评估机器人在执行物理互动任务时定位工具或末端执行器的准确性。
  • 运动平滑性: 评估机器人的动作是否平稳,避免不必要的振动或抖动。

3. 反应速度:

  • 机器人的响应时间: 评估机器人对外部变化的反应速度,如物体位置的变化或环境条件的变化。

4. 安全性:

  • 避障能力: 评估机器人是否能够检测并避免碰撞,以确保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 人机协作安全性: 评估机器人在与人类协同工作时是否遵循安全标准,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5. 任务完成时间:

  • 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评估机器人在执行物理交互任务时所需的时间,以确定其效率。

6. 重复性和可靠性:

  • 任务的重复性: 评估机器人在多次执行相同任务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 故障率: 评估机器人在执行物理交互任务时的故障率,以确保其可靠性。

参考文献:

【1】What Are the Best Collaborative Robots? (robotiq.com)

【2】De Santis A, Siciliano B, De Luca A, et al. An atlas of physical human–robot interaction[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8, 43(3): 253-270.

【3】Cherubini A, Passama R, Crosnier A, et al.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with physical human–robot interaction[J].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6, 40: 1-13.